第414章 灵魂铠甲(2/3)

作品:《斗罗活久见

模一样的,但却没有这套铠甲的效果。在那之后又尝试了另外一种全新的方式,那就是把铠甲中的一个零件拿出来替换掉了这些被打造出来的铠甲,结果奇迹既然发生了,穿上了这样只有一个零件,属于本体的铠甲的人竟然复苏了过来,而且和穿上整套铠甲几乎没有任何区别。这意味着这套铠甲的每一个零件都可以让一个人复苏过来,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惊喜的消息,而更让人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本来他是在考虑应该复活哪些人,毕竟铠甲的零件总数是有限的,一共也不到100个零件,能够复活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不过这时候当他把零件拆下来归还给铠甲之后,再次尝试了一下,用刚刚更换过零件的那套铠甲对其他人进行复活的时候,却发现即便是把铠甲的零件收走了,这套铠甲竟然还有让人清醒过来的能力。而接下来的实验展现出来的效果则更加惊人,将这套铠甲也拆解成零件,然后将其中的一个零件装到了另外一套没有复活能力的铠甲之上,而那一套铠甲立刻就获得了复活的能力,并且在拆下了这个零件之后,依旧是和刚刚的那套一样获得了复活的能力,当这个特性被发现之后,就意味着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有复活的希望了,这套铠甲拥有一种类似感染一样的能力,当他的零件被和其他的被打造的和他形态差不多的铠甲拼接在一起之后,就能够将对方感染变成和自己同类的存在,用来复苏其他人。

在拥有了这个特性之后,这样的复活铠甲就可以量产出来了,而且是几乎可以无限的量产,将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复活过来,但是这种量产也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打造这种铠甲是需要生物的灵魂的合成灵魂的方式。必须要有生物体参与其中,这是灵魂存在的基本组成要素所决定的。是宇宙的底层规则,并不是依靠着技术就能够搞得定的,而这也就意味着想要打造这些铠甲,就必须要制造出生灵,然后再杀死他们获取他们的灵魂。而理论上这是一种非常不人道的行为,因为这些商务被杀死之后同样也会承受无尽的折磨,只不过他们自身的智慧比起人类要差的太多,无法让人类和他们共情。

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承受痛苦,他们同样也是不会死的,会一直在痛苦之中,直到精神崩溃,甚至到了精神崩溃之后也不会停下来。他们的灵魂被制作成铠甲之后的确可以复活其他的人。但本身他们也有可能成为之前不断的追杀杀死更多人类的存在。这是具有着巨大的潜在危险的行为。很难保证这些铠甲不会再有一天突然暴走起来。这些铠甲的本质还是那些生物的灵魂,而他们是没有办法被彻底杀死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身的灵魂是会始终受到痛苦的煎熬的,也就是即便是被做成了铠甲的形状,他们的灵魂依旧是处在无尽的痛苦之中。这就比较麻烦了。也就是说想要把人类复活,就必须要建立在其他生命体的痛苦的基础之上。说实话,这非常的不人道。唯一的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尽可能的从智慧较为低下的生物体内提取他们的灵魂。智慧本身也是痛苦的来源,如果一丁点智慧都没有的话,也就不会有痛苦的概念了,就算承受着痛苦,自身也是无知无觉,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这些生物的身上来获取灵魂,而这类的生物自然界中本来也是存在的。那就是细菌。通常来讲细菌是几乎无法感受到痛苦的,至于说病毒的话,则根本没有任何痛苦的概念,但相比于细菌来说,病毒似乎并不被宇宙承认作为生物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灵魂的。智慧最低的也只能够到细菌这个层次了。更地下的智慧已经不足以支持灵魂的诞生。

只不过想要通过培养细菌来获得大量的灵魂,也有一定程度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单个的灵魂的体量实在是太小了,想要获取足以将所有人类都唤醒过来的灵魂,需要无穷无尽的这些细菌。某种角度来讲,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着无数的陷入了无尽痛苦之中的细菌了。因为细菌本身的寿命也是有限的,他们不断的繁殖,不断的死亡,他们的身躯不断的坏死,被其他的生物摄取到体内,加入到自然的循环之中,如今应该已经有无数的细菌死亡在这个世界上呢。然而他们残余的灵魂并没有暴走,并没有像人类的灵魂一样疯狂的攻击一切,这至少证明了用细菌的灵魂制作铠甲的安全性。

唯一的缺陷就是需要的量真的很大,几乎等同于一个星球体量的细菌的灵魂,才能勉强凑齐足以复活一个人的铠甲。

这差距可比起细菌的体积和人类的体积的差距要大了太多太多。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宇宙之中死了无数的细菌,但在广阔的宇宙之中却看不到细菌的疯狂灵魂所在。需要极其仔细的捕捉才能够找到死去的细菌的灵魂,他们显得相当平静。就好像是从来没有活过一般。这也是最让人放心的一点。

一颗又一颗完全由细菌构成的星球被制造了出来,他们正在飞快的繁殖,围绕着一颗又一颗红星,数量变得越来越多。

只不过这是一个浩大而漫长的工程,毕竟一颗星球大小的细菌才能够复活一个人。而即便星空中有无数的星辰想要制造这些细菌星球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只能说复活这个世界的人类任重而道远,而这个世界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斗罗活久见 最新章节第414章 灵魂铠甲,网址:https://www.v377.net/133_133956/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