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迟到的天罚(2/3)

作品:《承包大明

万历又任命周王朱肃溱为河南府布政使,这一举动,完全就是视祖制为无物,这不禁给予藩王自由,同时还给予他们真正的权力,布政使可是实权官职,级别相当于高官。

万历现在真不担心这个,且不说他每年所得盈利跟国库一样多,关键这周王府也是一诺集团的股东,大家是有着共同的利益,几乎在所有政策中,周王府都是支持万历的。

除周王府之外,还有一些藩王宗室得到升迁,这些人都是支持万历的,并且自己在商业中发展的非常好,与他利益绑定。

而这一次清洗,万历是非常仁义的,追求的是精准打击。

这精准到什么境界,襄城伯李成功虽然左右横跳,但最终还是站到万历这边,但是他的嫡长子李守錡就总是跟郭淡作对,万历直接就剥夺李守錡继承爵位的资格,意思就是让李成功换一个,这个不行,朕不喜欢。

而同时又任命徐继荣为南京纠察院院长。

这当然是郭淡举荐的,其目的就是让徐继荣去压制那些权贵,这二货可是一直都有一颗锄强扶弱的狭义之心,再加上他自己身份显贵,他也不怕那些权贵。

万历心想,你说得对,所以京城绝不能让这小子管,万一抓到朕的宝贝福王怎么办,于是让他去南京,那里权贵多。

这懂得人都懂。

你这摆明就是秋后算账。

当内阁大臣看到这圣旨的时候,个个都是吓得面色苍白,他们其实都已经忘记这事,因为一直以来,万历也没有怎么采取报复措施,最多也就是让他们辞职回家。

他们就认为到此为止,以万历现在的身份,也不需要跟那些人计较。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报复来得如此突然,如此凶猛。

关键圣旨上还是在夸这些人,能干、忠诚、经验丰富,可独当一方,那些荒凉的岛屿就需要他们这些人才。

你们不是大大的忠臣吗?

行!

朕给你们一个机会。

“这...这一下抽调这么多官员去海外,国...国内怎么办?”李三才战战兢兢地问道。

这些人中许多人是位高权重,不是闲职,突然调走这么多人,谁来管理那些地方!

王锡爵、许国不约而同地看向坐在最末端的曹恪。

李三才顿时明白过来。

这参政院就是万历为这些人准备后备系统,前几年推广新政,就是让这些年轻进士得到锻炼,其中最优秀的自然是内阁的接班人。

万历之前一直没有动他们,就是因为当时手中也无人可用,若是将这些人都给调走,地方上镇不住场,全国都会大乱,但是现在他无所谓,不服你就来造反,别跟朕BB。

朕正愁钱多得没地方用。

而军人也愁没有军功立。

目前是需求大于供应,就看你们表现。

但是帝王之术,永远都是恩威并施,万历虽然将荆王府挪到澎湖去,但同时也给予周王府无与伦比的恩宠,这让其他藩王知道,必须要跟皇帝一条心,否则的话,有他们好果子吃。

那么在大规模打击官僚集团的同时,万历又下旨重组翰林院,并且大规模招翰林院院士,人数将是以前的十倍不止,并且是以四书五经为考核点。

这令人摸不着头脑。

不是罢黜独尊吗?

怎么这又将儒家捧上去。

大家很乱。

但是这个翰林院与之前翰林院有一点点不同,以前的翰林院是对内,而如今的翰林院是对外,这其实是郭淡的主意,罢黜儒家独尊,这非一朝一夕之事,朝野上下那么多儒家大学士,放在那里不用,这也不可能。

这些人还是要用的。

只是目的不一样,万历给出的解释就是大明百姓已经完成儒家洗礼,正在迈向新得阶段,但是旁边那些藩国的百姓,并未完全受到儒家洗礼,翰林院的职责就是给他们带去儒家思想。

推广汉字、汉语,推广四书五经。

简单来说,就是文化输出。

不然招这么多大学士干嘛。

那些平日里不屑于当官的大名士、隐士是踊跃报名,因为儒家士气已经跌入谷底,这个机会可不能放过。

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人为那些人叫屈。

那些人若是不走,他们哪有机会上位。

......

兴安伯府。

“这可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徐梦晹摇头感叹道。

虽然他们徐家是深受荣恩,但是他永远都是居安思危,得亏这回我站对队了,要是没有站对,那可怎么办?

挺着大肚子的徐姑姑笑道:“爹爹,女儿倒是认为报复只是其次,这些人确实留不得。”

徐梦晹问道:“此话怎讲?”

徐姑姑道:“他们这些人原本就位高权重,是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同时又在新制度下,无所适从,那么他们的财富和地位迟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承包大明 最新章节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迟到的天罚,网址:https://www.v377.net/129_129888/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