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原来骆宾王的字叫观光(2/3)
作品:《带着系统来大唐》/>
接着他把鸡蛋的大头对着桌子,啪地砸下去。>
鸡蛋大头碎,立住了。>
“就是这么简单。”李易摊手说道。>
兄弟二人又一次互相看,随即李隆基站起:“易弟,三哥懂了。”>
说话的时候,李隆基的汗毛孔都张开了,被震撼的。>
他知道,立不立鸡蛋不重要,关键是怎么就可以这样去想。>
李易笑着说:“简单的事情就是这样简单,难的是在于谁去发现。”>
李隆基坐下,吃腰子,道:“今天的腰子好吃。”>
“好吃。”李成器也被惊到了,他准备回王府,就找妃子们玩这个游戏。>
他觉得这个太好玩了,谁能想到砸呀?>
“千里风云契,一朝心赏同。意尽深交合,神灵俗累空。草带销寒翠,花枝发夜红。唯将澹若水,长揖古人风。”>
李易三人闲聊,那边文人墨客开始齐吟诗句。>
显然他们吃高兴、喝开心了。>
李易环顾四周,打量自己的庄子。>
庄子的地有平有凹、有坡有高。>
他琢磨着夏天抽出时间,修小沟渠、花圃、假山石,引水到高处,玩曲水流觞。>
李隆基见那么多才子吟诗,赞道:“观光的这首初秋于窦六郎宅宴,写得还是不错。”>
“只比起他的长歌行帝京篇来说,传唱之人略少。易弟然否?”>
李易:“……”>
他看李隆基,意思是你在说啥呢?>
他知道,这时不能露怯,赶紧跟系统作弊。>
默念,一个别人看不到的屏幕出现。>
他跟系统交流:千里风云契的作者诗我要看看,好的话买一首。>
系统立即给列出来:‘千里风云契,出自骆宾王所作初秋于窦六郎宅宴。’>
‘骆宾王,字观光……有诗作……’>
然后李易就看到其中有个帝京篇,好多字,果然是长歌行。>
于是他立即出声:“是啊,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只这开篇四句,便叫人心生向往。”>
照着读完,李易舒坦了。>
他其实内心是无奈的,自己背过好多诗词,也写过不少。>
但要说骆宾王,似乎只有那个鹅鹅鹅才是重点,其他的谁会去背?>
不过一想,他又明白过来。>
现在的人自然是说初唐四杰的诗歌。>
什么孟浩然、王维、李白,哦,加上王之涣、高适,都才十来岁。>
而杜甫现在虚岁三岁。>
至于白居易、柳宗元,他们的爹都没出生呢。>
李成器在旁道:“说起骆观光,倒是可惜王子安了。”>
李易这个知道是谁,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首,文采横溢。>
可惜连三十岁都没活到,不到二十岁就当官。>
李易想着,叹口气,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又有序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他话音落,三人互看一眼,同道:“一字千金空自流。”>
旋而大笑。>
李隆基笑罢,问:“易弟,既知王子安未冠而仕,又英年早逝,可还想为官?”>
“啊?三哥可有门路投拜帖献文?”李易眼睛亮了。>
按照现在的规矩,科举不是想考就考的,官也不是想当就当的。>
得找后台,然后写一首诗了、歌了、赋了等文章,送上门去。>
对方看你的心意和才华,觉得以后能行,才帮你。>
今天来的这些学子文人,都是没有门路的,有门路的才不屑跑到一个庄子吃个烧烤。>
“却是不急,待三哥好好为易弟你谋划一番。”李隆基笑着说。>
李成器也笑,笑李易,皇帝当前,问皇帝找谁?等以后知道了,当是一件妙谈。>
李易点头:“是呢,我先把我庄子弄好。若佃户不得富裕,当官又怎么叫万民衣食无忧?”>
“哦?”李隆基再看李易时,眼中带了欣赏之色。>
问:“易弟我观你庄子,佃户面色红润,孩童犹甚,你仍不知足?”>
“然!”李易答:“眼下只是我养他们,他们家中却无余钱、积粮。每日只在庄上,不敢进城,因囊中羞涩矣。”>
“易弟待如何?”李隆基又问。>
“酱油卖掉,分与工钱,麦收后,叫他们拿工钱购买蟹苗,庄上换种稻,蟹稻同生,秋时收蟹以换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带着系统来大唐 最新章节第六章 原来骆宾王的字叫观光,网址:https://www.v377.net/129_129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