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孙权的计策(1/2)

作品:《西月

张昭似乎有些难言之隐,但是他看到孙权一脸认真的表情,片刻后还是叹了一口吻。

太守府房屋上方,冷风阵阵,周遭还有波涛滚滚,张昭身子往房屋的脊梁上缩了缩,然后才对孙权如实说道:“荀彧乃谋士,孙权大人此时年纪尚幼,自然比不得他的……”

孙权听后,只是沉默了一会儿,他穿着单薄,又未披蓑衣,此时天空中又三三两两的开端滴小雨滴了,他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决定今夜就履行他的计谋。

“子布……”孙权咬了咬嘴唇,“那我之武勇比曹仁如何?”

张昭又叹了口吻,周遭的房屋上都是避水难的百姓,各个房屋只露个屋顶在汪洋中,就像是大海中的孤岛。

“孙权大人何必再问,您虽为主公之弟,然武勇……武勇也不及曹仁。”

孙权听后,稍一沉吟,最后问出了一句话。

“既然如此,那曹仁之武勇,荀彧之谋略,比我兄长和公瑾大人如何呢?”

张纮接话道:“主公武勇,自然是在曹仁之上,不然也不会被众人称之为小霸王,周公瑾之谋也自然在那荀彧之上,孙权大人所比,两两相看,如同这杯中之水比这满城汪洋啊!”

张纮说完,将从人倒的一盏热茶递给了孙权。

能在这种情境下喝上一杯温热的茶水,已经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美梦了。

孙权得到了这样的答复,立即不顾四周人的阻拦,艰巨地站了起来,摇摇摆摆的立于太守府房屋的上方。

“好,既然如此,权有一策,还需诸公听听,可行不可行。”

张昭仰视着孙权,盼看满满地问道:“不知道孙权大人说的,是什么计谋?”

孙权便将心中计谋对张昭,张纮二人,以及身边围坐的众人诉说了:本来是派人到曹仁营中假降,只说是九江那边,兄长孙策和周瑜二人听闻城池即将陷落,已经起发兵前来相救,不日便到。

张昭,张纮在淅沥沥的小雨进耳了这样的计谋,不由得对视一眼,而后不顾鞋履湿透,脚下瓦片湿滑的站了起来,齐声说道:“这真是个好计谋!”

一旁从人有不解道:“听闻此番主公和周瑜大人并不筹备发兵来救,这消息恐怕曹操也知道,孙权大人如此设计,只怕曹仁不走,反倒嘲笑我们计谋不成啊,那时城破人亡不说,恐怕还会留下笑柄。”

孙权在雨中略显浑厚的一笑,道:“你知其一,不知其二,此番只需按我计行事,就看他成与不成,至于笑柄,权若兵败,自会向大哥请罪,命都可以抵罪,何必在乎众人如何说?”

就这样,趁着浓浓的夜色,和满城的水,天上的雨越下越大,太史慈给城中二三十余百姓一艘船,让他们自行往曹仁军往,只言吃喝不够。

那群人见状,面面相觑的上了船,只能是艰巨地筹备划船离开,耳边又听闻韩当对太史慈高八度的嗓音:“子义!此番主公和周瑜大人转变主意前来,正可以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啊!”

……

半个时辰之后,曹仁主帐。

荀彧正坐在帐中旁席,蹙着眉头,看着眼前齐刷刷跪倒的若干人,和他们前面熊熊燃烧的火盆。

曹仁也在正中心的将椅上重复摩挲着下巴。

片刻之后,他才看着下面跪着的人,开口问道:“你们这群人所言是真的?”

那群人为首的连连磕头,口中不断隧道:“我们所说的都是真的,不敢诱骗大人您,我们离开前,真的亲耳听到,说孙策和周瑜快来救济了。”

“知道了,下往吧!”曹仁一挥手,这帮人就在卫士的带领下走了下往。

待他们离开之后,荀彧站起身来,走到曹仁桌前,二人四目相对忍不住嘟囔道:“此必为解寿春城之围的计谋也,料那孙策和周瑜不会率兵前来,这是我军早已探得的消息。如今,若是他们真的转变主意,想来出其不意的杀我们一阵,这一群从城中出来的百姓,又怎么会得到如此重要的军机情报,此必孙权手下的将官故意泄漏,意在引我等退兵。”

曹仁并未着急答话,而是思前想后,最后叹了口吻道:“若大人可有把握?此时我等水计虽成,但此时城中尚有大水,孙权也能苦守,而我等此次出征又未备下行船,水不退,我等无法进攻。然雨势此时不断,我虽居于高处,但士兵也难免受到涝冷之苦,万一孙策周瑜真筹备突袭我等,则我等必败。”

荀彧也犯了难,他本感到这必定是计谋,但经曹仁一说,他也怕有个万一,而且联想到寿春城中并未有能设谋出计之人,这计谋不像是孙权那毛头小子想的,也不像是张昭张纮这种内政官员所想,只怕……

“不如我连夜修书一封,命人火速赶往许昌,请主公定夺?”

曹仁立即拍案:“此事可行,不过恐耽误些许时间,我这就下令,想让士兵们撤退一段间隔,再更远的处所下寨,以防万一。”

等曹操看到这封荀彧所写的书信时,早已经到了第三天的下午,那传令兵看起来是快马加鞭连夜奔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西月 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三章 孙权的计策,网址:https://www.v377.net/118_118054/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