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说古喻今(2/2)

作品:《吴楚春秋

“寡人已准相国七日假期,相国何必如此勤谨,今日就来上朝耶?”

“老臣谢大王厚恩!只是老夫在家闲着无事,我等年老之人,能做一日算一日。而且昨日老夫偶然翻得一篇史籍,觉得十分有趣,欲与大王述之。”

夫差不知伍员葫芦里卖什么药,只得干笑道:“相国讲来,让众臣也听一听,看是什么典故?”

伍员便娓娓道来:

“在夏桀王之时,部属国主(或说是部落首领)商汤率领自己的子民不断发展农耕和养殖,驯服牛马,夯筑城墙,使一个小小的商部落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有能力和中央王朝抗衡的诸侯。后来有人告密,说商汤有反叛之心,夏桀王就寻了个机会,在商汤到朝中进贡的时候,把商汤扣押了下来。

但是,商部落的族人上下进行活动,收买了夏桀王的近臣,说服夏桀王放商汤返国。夏桀囚商汤不诛,纵其归国,是自遗后患;后来商汤举全国之力,数度征伐夏桀,灭了夏,才有后来的大商。”

虽然夏之灭亡,乃是夏桀王暴戾无道、赋敛无度、杀害忠良等一系列暴政之下的结果,但伍员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着夫差。

“后来老臣又看到了纣王这一篇。这商纣虽然也有些失政于国,但是,他重视农耕,发展纺织,使国力大增。他不但重用底层人物,而且敢于启用贱民为官,是有史以来最为开明的君主;后来经过一番南征北战,商朝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可是,文王崛起,后被崇侯虎秘密告发,被纣王囚于羑里,经过周国大臣们上下打点,为纣王献上美女财宝,得到了纣王的赦免。纣王赦文王不诛,留下了后患,经过文王、武王的经略,后来才有泱泱大周。如果当日商纣坚决地杀掉文王,自然会使周国元气大伤,商纣也许不会是那样的结果。”

伍员话刚说完,伯嚭早就按捺不住,急于驳斥。

但吴王止住了伯嚭的发言,他若有所思,默然半晌道:“相国之意,寡人已经尽知,虽然国之存亡,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祸之不除,会反受其害,是也!”

伍员听后大喜,从吴王的话中,似乎已经有了诛杀勾践之意。(……)
本章已完成! 吴楚春秋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四章 说古喻今,网址:https://www.v377.net/112_112599/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