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捡回一条老命,从头再来(3/5)

作品:《极界传说

较聪明,再加上忠心耿耿,从一个奴隶兵积累军功升至千夫长,并被家主赐名易志坚。后来在进攻东方王国王城的时候,已经官至大将军的易丰豪为了毕其功于一役,组织了五万五千人的敢死队并亲自率敢死队攻城,易志坚等五百人为大将军护卫队。东方王国王城攻下来后,敢死队只余三千多人,死伤五万两千,其他协助攻城的二十万军队也死掉七万人。易志坚又凭借自己的胆大心细活了下来,护卫队存活下来的也只有九个人而已,所以易志坚也算是不错的人物。只不过易志坚活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右手肌腱重伤,连手筋都差点断掉,伤好后右手虽然没有彻底废掉,但已经不能拿重物了,再参加战斗更不可能。从军队出来以后凭军功脱了奴隶籍成为平民,得了三千两银子,分了五十名战俘奴隶,也有了一块封地,不过封地在偏远的岛屿南部。

这块封地就是现在的易家庄,是纯粹的农庄。占地九千亩,其中果园百来亩,鱼塘四十来亩,油坊一座,荒废的小酒坊一个,离海十多里,海边还有一个小盐场。可惜与易家庄正面对的九龙大陆的土地在此一段是几百里的沙漠,因此不通运输船,再往南几十里又是海,往西还有两个农庄就是连绵的山脉了,离王国的中心又太远,所以易家庄封闭落后是免不了的。

整个庄子有七百来户佃农,人员三千一百人,只不过青壮男丁都要服兵役和徭役,所以庄中青壮男丁加上五十名战俘奴隶也才四百多人,一半左右家中是没有青壮男丁的。由于山中有土匪,偶尔还有流寇。所以庄子修了围墙,住户都搬到围墙内了,所以易家庄又是不折不扣的农庄。

易家庄庄主易志坚由于是奴隶出身,从小到大被卖过几次,在被易丰豪买下时,适逢路王国发动了对东方王国的战争,作为奴隶军中的一员被投放到战争中。所以易志坚父辈以上的亲人早就无法确认了,老家何处也不得而知。终于出人头地时已经孑然一身。为了传宗接代,易志坚接手农庄并起名易家庄的当年就娶了一个寡妇女佃农的女儿为正妻,但几年下来却不生育,丈母娘知道易志坚的心事,所以郁郁而终。又过了一年,易志坚接连娶了两平妻和一妾,把三妻四妾凑齐了。没想到,易家的女人这一下就开始生了。先是易懂事的二娘生了大哥易长久,比易懂事大六岁;三娘生了二哥易富贵,比易懂事大四岁;结合易懂事的名字,看来易志坚给儿子起名字的本领实在不咋地。四娘生了三姐易舒心,比易懂事大两岁,然后是易懂事,最后是四娘又生了小妹易红玉,比易懂事又小了两岁。

由于易志坚的家产不多,在普通平民中虽然称得上一声老爷,但见惯了大门大户人家的易志坚有自知之明,自己只是一个小地主而已,与中等地主都有不少的差距。而且由于自己不再适合战斗,在豪门中算是没了用处的人,已经被传统贵族易家毫不犹豫的抛弃了,所以没有什么好翘尾巴的。总的来说易志坚的家产并不多,又是乡下,所以易懂事几个兄弟姐妹并没有养成所谓纨绔的习气,也娇贵不到哪里去。而且易志坚也多少保留了在军队中的习惯和处事风格,因此几房妻妾也没有谁敢私下里勾心斗角,反倒是有些其乐融融家和万事兴的样子。易懂事生活在这样的家里,感觉是非常不错,对家和父母兄弟姐妹的认同感也就特别强烈。

唯一让易懂事感觉受不了的是,这个世界竟然没有纸,第一次才出娘胎没多久被擦小屁股就让他感觉非常难受,因为用的是削成薄片的小竹块,稍后大一点才知道,大户有钱人家才用棉布擦屁股,纸这东西连这个字都没有,更别说拿来擦屁股了。纸这东西是一定要发明的,为了自己的屁股。同样的所谓的书也是没有的,只有所谓的册,就是竹简、木简用麻绳编起来,所以要读书就是读册。易志坚从军后虽然认了一些字,但也不多,后来为了让小孩认字也想方设法收集来一些册,大概两百多捆,每捆几百斤,没办法,读起来让人累得慌。

易懂事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在军中得来的斗气修炼之法,这也连累了正是玩泥巴、捉迷藏年龄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一起被父亲抓来陪练。还是三岁那年,当易懂事开始自己认字的时候,哥姐同样受了牵连,被抓来陪读,结束了愉快的童年。但哥姐们毕竟是真正的少儿,其理解力和学习能力哪能和易懂事比,当易懂事半个月不到就读完了家中所有的所谓的书的时候,哥姐才认识几十个字而已。当易懂事一年以后练出斗气后,哥姐连起步都还没有完成。所以全家人都认为他是天才。亲自教儿子读书练武的易志坚更是把四儿子夸赞得不得了。当易懂事有次陪着父亲去看佃农在一个小山包开荒时,发现了一种叫红薯的植物并马上移植回家,并告诉家人如何种植,几棵就发育出了一大片,得到大丰收的时候还是三岁那年。红薯的发现也让易家庄的佃农第一次在各家各户出现了余粮,大大缓解了吃不饱饭的情况,甚至易志坚都决定次年更大面积的把荒地开发出来种红薯,目的是把久置不用的小酒坊重新使用起来,因为易懂事某天在易志坚喝酒的时候说了,其实酿酒可以不用大米、高粱的,用红薯同样能酿出好酒来。而易志坚从军的时候就养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极界传说 最新章节第三章:捡回一条老命,从头再来,网址:https://www.v377.net/0_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