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八章(2/3)

作品:《穿到亮剑成后勤

在部队总体武器储备来看,周军之前全力生产的反而不如这场持久战中缴获的中正式多,而且的数量明显很少,很难以在部队中全面推广,并没有那些缴获的那些枪支多,于是重要性就被削弱很多。

现在看来,大多数的部队里还是以中正式和老套筒占了主流,周军要是想要改变武器的结构和比重的话,在现有的条件下看来,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先不说有简化生产的81式步枪,因为81式的生产简单,他的数量现在已经基本上成为了兵工厂的主流步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着欣欣向荣的兵工厂,周军觉得自己的用处现在不是很大了,都说战乱出枭雄,现在这个时代牛人辈出,虽然81式这个枪很不错,但是因为自己的兵工厂制造水平太低,严重影响了81式枪械的使用寿命。

周军闲得无聊,就在各个方面走访了一下,简单地记录了一下现在存在的问题,总结起来说到底还是现在的工艺和材料基本上都不具备大批量生产合格刺刀的条件,所以也就只能是简单生产了。

“81式你们还剩下多少在使用的?”

“81式我估计还剩下半个团的人在用,这枪不是很好。”

有的同志忍不住吐槽,周军也是没办法,生产工艺上的问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只能徐徐图之。

“没办法,咱们这生产工艺还是太落后了,我们现在也只能够用这样的武器了。

要不然我努努力,给你们全配上了,那枪怎么样?”

一个同志一拍大腿就站起来了。

“那个步枪是真的好啊,不过我们都叫它短炮,那个短炮打起来不仅威力大,而且准头还准。在我们师,只有神枪手才能用这种枪,其他人则是八一式中正式随便使用,就神射手能用好枪。”

“不过你说的那枪我打过,后劲也大,但是扛起来轻了不少呢!主要是打的准,那是真准,神枪手能隔着老远打小鬼子。”

周军这边一边走访部队,在战士们之间收集意见和问题,一边在努力的想办法改正这些存在的问题。

“那你们对于机枪有啥要求吗?”

周军觉得自己能把生产机枪提上日常了,按着他的了解,机枪好像很受战士们的欢迎。

“捷克式?那不行,俺不想要捷克式,装的子弹太少。”

“而且俺也不想要马克沁!那玩意实在是太重了,还得灌水,灌尿还不行。”

“马克沁多好,那枪突突突的,子弹也够了吧!”

“但是部队转移太难了,咱们都是走山路,马克沁的确不是合适的选择。俺就喜欢捷克式,别看他装子弹少,但是他轻很多呢。”

“轻有什么用?最后看的还是火力的持续性,你打一泡尿的功夫我打上一炷香,你肯定就不敢露头打我!”

……

周军还在一边看着呢,这些人就在那边开始撕起来了,不过周军并没有栏架,他们说的这些经验都是周军需要记载下来的,这对于周军之后生产新式机枪的选择是很有帮助的。

mg17,这是周军想到的一款机枪,这本是原本的空军产物,只不过后期这种机枪被专门用在了陆军上,因为mg17在二战基本上作用已经不是很大了,于是在1940年,大部分的军机都被替换成了大口径的机枪,只有少量军机装备mg17。

至于周军为什么第一时间考虑装备mg17呢,那就是需要考虑到后勤补给的问题,当然,同时也要考虑这种枪的实用性问题。

最后还要考虑的就是火力持续性的问题,在周军的资料中,mg17配备的是500发的子弹匣,当然后期为了陆军使用,改良过后最多也只能保证200发的容量。

不仅是因为子弹的补给问题,同时也有当时子弹的生产问题。

但是现在总的来说基本上不可能了,因为这种设计后世也没有这样的枪械出现。枪管问题其实也不是很好说,在八一式这种上面体现的很是突出。

八一式枪管的磨损非常严重,现在没有炸膛简直就是技术活。

其实在周军的兵工厂里,这么高深的技术多了去了,也就是这些工人们见识不多,周军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一些机器都是周军运回来,让他们使用他们就使用。

比如说在兵工厂里,他们的枪管就全靠着非常好的回火和淬火技术。

要不然的话,周军也不可能就这么简单地造出来八一式这种新枪枪管。

周军制造出来的这种八一式并不像是苏联的枪械,他并没有使劲地往枪管里加入稀有元素,国产的56式和苏联原版的比,枪管就重很多,而且膛线容易被磨平。

这不仅仅代表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到亮剑成后勤 最新章节一百八十八章,网址:https://www.v377.net/410_41087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