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真金白银的较量(2/4)

作品:《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的手掌心。

“哈哈哈,”

谢馆长好久没笑得如此舒心了,现如今他是越来越喜欢这位江总编了:

“江海同志,现如今的青年领导干部,可没几个拿我们这些老顽固当回事的,更没见过向你这样全面发展的。江总编日后必定前途无量啊。”

“我还是离不开老前辈的指导啊。”

“以后有空的话记得常来我这坐坐,”“谢馆长笑得慈眉善目:“我看你对字画也很有研究嘛!”

“略知一二。”江海再次强调,他真的就是略知。

“略知一二已经胜过无数了,”谢稚柳就喜欢那种要么不说,一说就在点上的人:“我有如今这位置,也不是一日之功嘛,改日我送几幅字画与你,你回去好好参悟参悟。”

“好啊,”根本没什么意识的江海,特爽快的就应下了:“不瞒您说,今天我一见到那幅《雪竹图》,立刻就感觉不一般,就是有种说不来的……怎么跟您形容呢,方正我就觉得他有话要对我说。”

“原来是这样啊……”谢馆长往深处想了想,既然如此:“江总编,你以后一定要常过来坐坐啊!”

“您放心,我还得上门收您的投稿呢!”

“对对对,”谢稚柳这才想了起来:“我还有一篇论述要写呢!”

搁下电话,江海一下就按灭了香烟:“老三,你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为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江山倒真是没想到谢稚柳会连夜作战:“不就是《雪竹图》上发现留言的事呗。”

“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还用问嘛,”江山有板有眼的学话:“你刚刚不都冲着电话说了嘛:“真有发现?都写了什么?您一定找的很辛苦吧。”

“嘿,”江海笑了,但转眼:“那你知道那字都写在哪里了?写得又是什么?”

“这我就不知道了,”知道也不说:“写哪了?”

“说是在一小节竹子上,倒着写了‘此竹价重黄金百两’八个小字。”

江山点点头:“噢!”

“听得出来老先生非常激动,”江海这会也很激动:“说是已经给有关领导的家里去了电话,大家都很兴奋,约了明天一早就去博物馆参观鉴定成果。”

江山点点头:“这消息在他们中间,还真是个大事件。”

“是嘛?”江海愣了一下:“说来还真挺奇怪的,谢馆长硬说是我的一番话让他们对《雪竹图》再次动了好奇心。”

“这有什么奇怪的,”江山东岔西指:“很多时候,都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我清什么呀,”江海一想就心慌:“你当时是没在现场,我如今说瞎话的水平都快赶上你了。”

“这怎么是瞎话呢,”江山直呼天地良心:“作证,我对你说得话句句属实。不过嘛……大哥你现阶段成长的是挺快的。”

“瞧你这话说的,瞎话到嘴边也成优点了?”

“正所谓技多不压身,”江山一再强调要全面发展:

“向您这样身处第一线领导岗位的同志,即便不要求三步舞池、四圈麻将,但两三句官腔,还是要会点的。”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江海一时没捋顺,但还是笑了起来:

“不过我今天才明白,你为什么爱跟一帮老同志待在一起,他们虽说是有点较真,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很和蔼可亲的,别说,能近距离与文物接触的感觉还真挺好。”

“那是,你也不瞧瞧这帮老同志是谁,”江山能是瞎耽误功夫的主?“不过要说到和蔼可亲嘛……等你以后接触多了就明白了。”

“明白什么?”

“什么都明白了!”

到了这一级别的专家学者,平日里大多数都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可一旦在专业上较起真来,那可就不是轻易能善了的事了。

尤其是剑宗与气宗的碰撞,绝逼就是一场宁愿自伤一千、也要伤敌八百的沉舟之役。

理不清、劝更盛……往往一场争辩得绵延数年,才能分出个子丑寅卯。

1995年,浙-江举办了一场名家云集的秋季拍卖会。

来自绍兴的一位买家,以110万的高价拍下了一幅张大千款识的字画《仿石溪山水图》。

从画名的字面意思就能了解,这是一幅张大千仿照前人名家画风的作品。

心许是这幅画的成交价实在太高了,一时间什么传闻都随风而起。

原本还挺得意的绍兴买家,却在一次无意的展示中,被在场的一位专家起了质疑。

这还了得,这可是90年代的百万巨款。

于是,这位绍兴的企业家赶紧将这幅画送去给谢稚柳鉴定。

谢老在看了画后,鉴定此画“为真迹无疑”,并当场出具了鉴定书。

但依然不放心的买家,在另一位高人的指点下,携画进京。

又将此画送到了徐邦达的眼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最新章节第325章 真金白银的较量,网址:https://www.v377.net/404_404842/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