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7真传弟子待遇(2/3)

作品:《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一枚气灵丹,再服用少许培元浆,然后吐纳调息。

山上本府灵气流动充裕,加上气灵丹、培元浆滋养,叫雷俊体内十二个气海盈满的同时,真气越发凝练。

吐纳调息之后,雷俊安睡,第二天一早精神饱满,同王归元一起去见师父元墨白。

“精神状态不错。”

元墨白微笑,令人如沐春风:“重归,先给伱师弟简单说说。”

雷俊原先猜测王归元的道名是王重元,没想到却是王重归,听了叫人暗地里犯嘀咕。

王归元则清清嗓子:“雷师弟,在道童院的时候,咱们已经都学过,本派道法,讲究性命双修。

不过细究起来,是先命后性,倒不是说命功更重要,而是以此为开端和基础。

人是小天地,宇宙是大天地,先修命功,不是要隔绝大小内外天地,恰恰相反,是建立双方之间的桥梁。

一如我辈修符箓,也是借法天地的另一重桥梁,人力本穷,天地无限,则人力如天地无限,可谓得道。”

雷俊听后,微微沉吟。

元墨白笑道:“想到什么?”

雷俊:“我以前听说,咱们的符箓,是上奏天神功曹,先代祖师,请降神通……”

王归元看向元墨白,见元墨白微笑点头后,他重新看向雷俊:

“雷师弟是在道童院听说,还是听大师姐、唐师妹他们提起?”

雷俊:“是在道童院的时候,记不清谁提过一嘴。”

王归元:“曾经,确实如你所言,本派符箓都是向道门各位祖师请诏。

后来,经过本派几代祖师多年整理道法,本派符箓转为直接借法天地。

当然,各项仪轨章程仍然如旧时,不作变动。”

雷俊颔首:“原来如此。”

元墨白:“道童院里已经为你们打过基础,我们今天便直接从正法道经开始讲起。”

他修为境界不知比道童院其他教习高出多少,深入浅出,鞭辟入里。

雷俊昨晚感到晦涩难懂的道经,元墨白往往几句话就令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他先为雷俊讲法,然后待雷俊自己回味体悟时,再教导入门多时进度更快的王归元。

从流程来说,元墨白并没有搞什么花活儿,端端正正,与道童院授课相似,只是更加深入。

早课之后,上午师徒对谈,答疑解惑,中午正常放饭,下午自由活动时间,晚饭后则是晚课。

“早课讲经传道,晚课则是传授符术、丹术等法术。”

午饭时,王归元介绍道:“不过师父的意思是,雷师弟你先全力准备筑基的事情,待筑基之后,内在大道根本稳固,再修习外在的法术不迟。”

雷俊:“我也正有此意。”

王归元:“除了先前给你送过去的东西,你再自己点点,缺什么跟我说,我接下来几天去给刘师伯帮忙,走之前先帮你办妥。”

“有劳师兄。”雷俊问道:“刘师伯那边是?”

王归元答道:“没啥大事,只是刘师伯要研制一块特殊的符墨,以碧松石髓为主料,非常重视,道童照看不来,所以借几个传度弟子帮忙,师父让我过去听吩咐。”

他所言刘师伯,雷俊有所耳闻,乃是府里另一位长老。

虽然刘长老同元墨白并非同一个师承门下,但同门之间来往较多,关系不错。

至于碧松石髓,雷俊没听过,但能猜到是极为稀有的宝物。

经过传度成为天师府真传,一般而言称为传度道士或者传度弟子,修习正法大道和真传符经,可以自己制作灵符。

传度道士制作灵符的材料,一般是朱砂熬制符墨,配乌毫符笔和黄纸等物。

也就是昨天王归元给雷俊送去的那批东西。

传度道士,修行到三重天法坛境界,又不断积功累德,经受历练,满足一定条件后,方可申请,去迈过传度之后的第二道大门槛,授箓。

过了这道门槛,称为授箓道士或者授箓弟子。

授箓弟子所学和待遇,自然又远远胜过传度弟子。

例如刘长老现在要制备的符墨,便不再是简单的朱砂,而是以珍稀宝物碧松石髓做主料,结合多种辅料,一起研制。

其中蕴含的灵力,当然不是朱砂可比。

与之相对应,符笔、符纸也都不是基础货色。

刘长老膝下无徒,要炼的符墨比较重要,道童帮不上忙,需借传度弟子,于是元墨白把自己的徒弟王归元捐过去了。

这也是授箓道士的职权之一。

就像传度道士可以选召道童一样,授箓道士也能选召传度道士临时听命。

差别在于传度道士作为天师府正式真传,需要其本人的度师不反对。

出于尊重,道童院里小道童对所有经过传度的符箓派道士都需要用敬称。

传度道士面对授箓道士,礼节上同样需称呼对方道长或长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最新章节第17章 17真传弟子待遇,网址:https://www.v377.net/404_4045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