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克雷数学研究奖,以及奥斯特洛斯基奖!(2/3)

作品:《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起无数的议论。

尤其是秦克的那句秦克“学术是纯粹的,我只想纯粹地学习与科研,没时间精力也没兴趣参与任何商业活动”,更是成为了网上的热议。

有说两人太傻了,毕竟这可是一个多亿啊!这辈子啥都不用做躺在钱上睡觉玩耍就行了!秦克和宁青筠怎么会拒绝,怎么能拒绝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人却为之而赞叹鼓掌,觉得正是这份淡泊名利的专注,才使得这对学神情侣取得今天这样耀眼的学术成果。

连《夏国青年报》都发表了专题评论,如是写道:“在这个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的浮躁时代,能在取得巨大成就、诺大名声面前保持冷静,不为金钱所动,只问初心,只追求纯粹的学术与科研,这才是真正的学者风范!”

另一个引起大轰动的新闻,是秦克和宁青筠同时入选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候选者人名单,而不是之前众人认为可能性更大的“长江青年学者”候选人。

虽然只是候选人,但明眼人都知道,两人既然能被列入候选者名单,明年一月一日公布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正式名单里,再出现两人的名字就毫不意外了。

二十岁出头的“长江学者”啊!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多少人惊叹,但没人敢提出反对意见,毕竟论起数学学术成果,放眼全国还真挑不出几人能超得过秦克和宁青筠。

甚至网上还传出风声,说这是要为秦克明年入选科学院院士做准备云云。

可以说,秦克和宁青筠在国内可谓是大红大紫,而且是红到发紫的那种。

就在这片热议声中,秦克在陈明、郑海桥等人的陪伴下,辞别了宁青筠,飞往鹰国的牛津大学,参加克雷研究所举办的黎曼猜想学术报告会,并领取克雷研究奖的证书及一百万美元的支票。

秦克的到来引起了当地学生的热烈追捧,报告会结束后,牛津大学的学生,包括来自夏国的留学生们,纷纷排着队向秦克要签名,场面比追星还要火爆。

事实上秦克在海外留学生当中确实也是传奇明星,以这个以留学为荣、以国外教育为香的年代,秦克立足国内的教育体系,却依然取得了超越绝大多数数学家的伟大学术成果,怎能不让人惊叹并将之视为学术偶像?

连牛津大学的鹰国学生在拿到签名后都激动地问:“秦教授,请问你在清木大学招收研究生吗?我们愿到清木大学留学,跟着您研究数学。”

当听到秦克目前只在求真书院当特聘教授,暂时并未招收研究生时,一众鹰国学生都难掩失望。

但在场的夏国记者纷纷拍照,飞快记录,鹰国学生慕名要到清木大学求学,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可见秦克此时在国际上的名望与地位。

又有学生追问:“秦教授,听闻我们牛津大学的卡尔森校长以百万英磅年薪、千万级别的科研经费、还有数学学院副院长的职业,想邀请您加盟牛津大学,有没有这事?您会答应吗?”

秦克见无数期许的目光看着自己,想了想道:“首先很感谢卡尔森校长的盛情邀请。我在国内还有学业未完成,我的本职是一个物理系的研究生,我还要继续我的学业,所以只能婉拒了卡尔森校长。”

那学生不死心,又问道:“秦教授,那您完成物理的学业后,会不会再考虑来牛津大学工作?”

“不会。我从没考虑到出国工作。”秦克肃然道:“我很佩服我们清木大学的邱老先生,他以一腔热血,放弃了优渥的国外生活,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返回国内,只想为祖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数学家,我也想向他学习。而我的数学老师王衡老院士也曾说过,夏国的数学界未来,就交托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手里了。”

秦克想起自己的老师们,心里热血翻涌:“还有我高中时的邓弘国老师、施存远老师、林海波老师,以及郑建舟老师,他们都对祖国数学界怀着滚烫赤诚之心,也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数学事业。他们的年纪大了,现在,该轮到我了,我会一直留在国内,尽可能地推动祖国的数学事业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夏国学生成长为优秀的数学家!”

他看向一众夏国留学生:“现在国内的数学水平确实还比不上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校,我尊重你们到国外进行求学的选择,比如牛津大学,确实有着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我希望,你们学成之后能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祖国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但这不正是需要大家一起回来努力改变吗?”

秦克确实没想过出国工作,以宁青筠的家庭背景是不可能长期出国的,能像不时出国参加学术报告、拿拿奖已很不容易了。秦克又怎可能丢下自己家心爱的小白菜,独自一人出国?

何况他在国内,也可以有最优渥的工作条件与研究条件,他也确实想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多做些贡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最新章节第五百九十四章 克雷数学研究奖,以及奥斯特洛斯基奖!,网址:https://www.v377.net/404_40400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