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柯尔数论奖,以及前所未有的危机(2/3)

作品:《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很欣赏秦克,但没想到他居然对秦克的评价如此之高,甚至认为秦克有机会拿到菲尔兹奖。

众人都忍不住看向不远处,正与陶教授聊得兴高采烈的秦克。

宁青筠眸子里更是掩不住的自豪,是啊,虽说现在秦克距离陶教授还有些差距,但已能进行平等的学术往来了,假以时日,秦克超越这个国际知名的数学超级天才,也不是做不到的事。

一想到自己男朋友极有可能在二十岁就登顶数学之巅,拿到这样的世界最顶级数学大奖,宁青筠决定,如果真有这样的一天,她要发条围脖,像普通的女孩一样,炫耀一下自己的男朋友。

毕竟,那将会是她最骄傲的一天。

……

秦克和宁青筠还在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里忙于接受媒体采访,或者与陶教授交流学术问题时,国内的学术媒体已在疯狂地报告着两人获奖的消息。

“我国的数学界再被填补奖牌空白!秦克和宁青筠同时获得本届柯尔数论奖!

“史上最年轻的柯尔数论奖得主诞生,秦克、宁青筠以十九岁的年纪,刷新了柯尔数论奖得主的年纪纪录!”

“荣耀的一天,我国年轻的数学家秦克、宁青筠年内二次摘下国际大奖!将国际数论界的皇冠揽入怀中!”

不但各大新闻媒体,连1台都在晚间新闻时段,用了近30秒的时间来播报这一消息,并科普柯尔数论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更有自媒体公众号全文翻译了国外媒体的对两人的采访稿和评论赞叹文章,引起了网上更大的轰动。

毕竟在国内怎么自夸自吹,也不及国际上的大媒体的各种夸奖让人心情舒爽。

比如这条泰晤士数学先锋报的评论:“秦克、宁青筠连摘两项数学大奖,他们下一个目标会剑指哪里?拉马努金奖绝不会是他们的终点!”

又比如这条砝国巴黎学术报的消息:“无人能挡住这两个夏国学生登顶数学巅峰的脚步!”

是不是听着就特别爽?

所以一时间原本就名扬全国的两个年轻学神,更是大红大紫,已超过了娱乐界的知名流量明星,成为了无数学生仰望与崇拜的对象。

秦克、宁青筠的家乡远州市里,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学校都大打横幅,“热烈庆祝我校届毕业生秦克/宁青筠二次获得国际数学大奖柯尔数论奖”。

在这样举国关注的聚光灯下,媒体们更是蜂拥过去远州,采访秦克二人的老师、同学、亲戚,只要是标题带着“秦克”“宁青筠”的新闻,点击量都不会小。

就在这样的一片喧嚣中,一篇专题报道的横空出世,更是引爆了网络的气氛。

《始于数学,却不只是数学!——论秦克、宁青筠对计算实验学科的贡献!》

专题报道的作者是《夏国学术报》的一个资深记者。而《夏国学术报》是夏国里发行量最大的学术类报纸,几乎所有的高校、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及一众文化、科研单位都有订阅,主动订阅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报道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近来都只会关注到秦克和宁青筠再次获得国际大奖的事,我却留意到,《物理学报》在七月底的期刊,同时发表了秦克三篇有关计算流体力学的论文(第二篇有关油气分离的计算流体力学论文是秦克、宁青筠合着),而最新一期的《夏国生物学报》发表了秦克、宁青筠合着的《有关五种新型西红柿种子的培育方法研究》。”

“因为是暑假期间,多数的教职人员与学生都放假了,估计这两本学术期刊还在多数高校收发室的订阅箱里吃灰,但我认为,这四篇论文,尤其是发表在《物理学报》的三篇计算流体力学的论文,对我国的意义比柯尔数论奖还大!因为这两个天才学生,正以一己之力,推动着计算实验学科在国内的发展!”

“所以的计算实验学科,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与数学建模结合,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和预测、推演的学科。它们都会冠以‘计算学’的名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类学科曾热门过一时,但很快就沉寂下去了,连大多数高校都取消了这些课程,皆因在众人眼里,这类学科不实用,难度太高。”

“但秦克和宁青筠以事实证明了,不是这些学科不实用,而是因为其他人没有真正深入地学习、钻研并掌握这门学科,或者说没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良好的计算机技术基础,是无法真正发挥出这类学科的作用。”

“相信许多人都记得秦克和宁青筠在年初发过的围脖,两个年轻的数学家,以数学建模为武器,揭开了一个生物疫苗界权威专家的学术造假丑闻,但多数人都不知道,秦克和宁青筠同样以数学建模,在物理、化学学科的实验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报道的作者确实是下过苦功,还采访过不少人,包括两人的老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最新章节第五百一十章 柯尔数论奖,以及前所未有的危机,网址:https://www.v377.net/404_40400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