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期刊社(2/3)

作品:《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眯起眼睛。

“砰!”

一声急促的声音,像铁锤般,敲碎了美好的音符。

胡广深教授睁开眼睛,看到张志高面带喜色的拿着一封信站在门口。

“出什么事了,着急忙慌的?我不是经常教育你们,做事情要稳重,要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张志高挥着信件,满脸喜色:“胡总编,那个李东来,又投稿了。”

“什么?”胡广深教授一下子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大步上前从张志高手中抢过了信件。

他那副猴急的样子,让张志高抿着嘴偷笑。

说好的泰山呢,说好的麋鹿呢?

胡广深抽出信纸,来不及坐下,就细细读了起来。

“《论心肺复苏术中存在的错误步骤,以及改良办法》,作者红星轧钢厂医生李东来。”

心肺复苏术?

胡广深不由皱起眉头。

这是国外新兴的一种用于急救的医术,在国内并没有普及,只有一些大医院才会教授。

李东来身为轧钢厂医院的医生,怎么会知道这种技术。

并且还能从中找到纰漏。

莫不是在投机取巧?

不过,看了之后就能确定了。

胡广深拿着信纸缓缓坐下,然后一字一句的细细品读。

足足花了半个小时,他才把只有10页信纸篇幅的论文读完了。

合上信纸,胡广深久久说不出话来。

在论文中,李东来准确的指出了国外现行心肺复苏术存在的错误步骤,并且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原因。而后又给出了正确的步骤。

其中绝大部分错误都很细微,即使一个使用心肺复苏术拯救过无数人的老医生,也绝对不会觉察到。

甚至,有些已经涉及到了深奥的人体学知识。

可是,李东来只不过是一个赤脚医生,没有在高校进修学习过。

他是如何知道那些知识,并且做到灵活运用的呢?

难道真是所谓的天才?

胡广深教授一向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不相信这个世界有天才的存在。

尤其是医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学习。然后再经历成千上万次临床实践,才可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可是李东来的出现,让他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怀疑。

一直站在旁边的张志高看到胡广深教授脸色阴晴不定,小心翼翼的问:“总编,这份论文,有问题?”

“没,绝对没问题。”胡广深教授想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至少以我的水平,看不出其中的问题。”

张志高这就放下心了。

胡教授身为国内外医学名家,都看不出问题,那就说明论文正确无误。

他见胡教授还还怔在原地,又小声问道:“既然没问题,那这篇论文,可以发表吗?”

论文...发表...坏了!

胡广深教授连忙摇动电话通知印刷厂,立刻把古月华教授的论文撤下来,等待李东来的论文送过去,再行印刷。

听到对话内容,张志高撇撇嘴,这个古月华还真是倒霉。

...

还好,印刷厂的机器还在预热,没来得及印刷。

要不然真酿成重大事故了。

放下电话后,胡广深教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端起茶水,边品着,边细细研究论文。

像上一篇论文一样,这篇论文步骤详实,可行性很高。

同样,论文中描述的心肺复苏步骤,就像是经过成千上万次实践过一样。

这样的人才,窝在轧钢厂医院实在是太委屈了。

如果能够进入大学深造几年,接受专业的医学知未来华夏说不定能出现一名闻名海内外的医学教授。

想到这里,胡广深向一位学生摇了电话:“耿恒吗?”

电话对面的人明显怔了一下,听出声音后,喜出望外:“胡老师,您最近还好吗?我前两天去看您,您正好去广市出差了。”

“我听你师母说过这件事。”胡广深拿着电话点点头,“我今天打电话给你,是想请你查一位医生的资料。”

“医生资料?他叫什么名字?”耿恒一口答应下来,身为部委干事,查询档案很容易。

...

十分钟后,胡广深得到了李东来的详细资料。

看着纸上记录的年纪,他眉头拧成疙瘩。

“25岁了...已经错过了参加高考的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最新章节第112章 期刊社,网址:https://www.v377.net/357_357648/112.html